(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舆论场上最受公众关注的民生话题,非医疗反腐莫属。连日来,多名医院负责人、资深医务工作者接连因为腐败问题落马,还有地方曝出医生联名举报科主任等特殊情况。与此同时,医药代表成为重点调查对象、部分医学会议因牵涉利益关系停办……对医药企业和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模式,有关部门也在展开清查与整顿。对此,多家媒体都将其形容为一场“反腐风暴”。
既然是“风暴”,自然要有摧枯拉朽的效果。凡是有关部门剑锋所指的医疗机构,都要接受全方位的调查和审视,以使其中藏污纳垢之处无所遁形。在这一过程中,免不了要对医务工作者展开排查、询问。此外,舆论聚焦医疗反腐,一些民众也纷纷“吐槽”对医疗系统乱象的不满。
对于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而言,难免遭遇“误伤”。让尽职尽责、问心无愧的医务工作者与收受贿赂、索取回扣的违法违规者承受同样的舆论压力,显然不是有关部门推进医疗反腐工作的初衷。对此,社会在讨论相关话题时、还需一码归一码,区分医疗系统腐败分子和大多数忠于职守的医务工作者,对准问题根源有的放矢,避免笼统而论、牵连无辜。
8月14日,“多名医生称加班没有加班费”“医生称极少贪腐代表不了辛苦的群体”等话题同时登上微博热搜,众多医生大倒苦水,表达了一种真实情绪。这种情绪的本质,不是反对医疗反腐,而是混杂了普通医务工作者对舆论压力的防卫本能、对职业价值的困惑、对工作条件待遇的不满等多重因素。对此,很多网友深表“心疼”。
辩证看待医疗腐败与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关系,应该认识到:部分腐败分子医德丧尽、贪得无厌,借行医之名损公肥私,赚得盆满钵满是事实;许多普通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压力不小、待遇不高也是事实。前者的罪过,不应使后者无辜蒙受污名;后者的奉献,也不能成为前者转移视线的挡箭牌。
从表面上看,医疗系统的腐败分子也是医务工作者队伍的一员,但其利益、关切已经完全不同于普通医务工作者,是不折不扣的“害群之马”。这些人不仅伤害了患者利益,也站在所有尽职尽责的同事的对立面上。一台仪器,就能变出1600万元巨额回扣;一名院长,就能收受100多套房的贿赂……这些人的腐败行为能为自己牟取巨额利益,必然伴随着对集体利益的损害。因此,大力打击医疗腐败,绝不是在打击医务工作者,而是在给医务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在对腐败分子同仇敌忾的同时,要避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整个医务工作者队伍,以免让好医生受委屈。医务工作者也应认识到:越是对医疗系统的沉疴痼疾“壮士断腕”“刮骨疗毒”,越有利于化解信任危机,维护医务工作者的正面形象。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