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 >

演出退票难、研学游侵权…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消费市场火热、出行旅游市场回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随着社会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如何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是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的重要保障。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今年上半年,不少新形式的消费“陷阱”出现在市场上。在热点榜单中,线下演出“退票难”位居榜首,另外,诸如研学游侵权“陷阱”、酒店民宿毁约侵权纠纷、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等类型的消费纠纷也较为突出。

看演出观众数超去年同期10倍

但线下演出“退票难”问题凸显

进入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快速升温。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的数据监测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包括娱乐场所演出)共有19.33万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0.86%;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67.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73.49%;观众人数为6223.6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超过10倍。

演出市场火爆的同时,不少消费者反映其在线下演出消费过程中,遭遇了“退票难”等问题。“演唱会为啥都在闹退票”等话题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有舆论质疑称,当下一些主办方和票务平台为了打击“黄牛”而采取实名制等措施,却没有匹配完善的售后服务,将经营风险和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有违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初衷。

相关纠纷争议中,一些票务平台以“票品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旦退票将会影响二次销售”的说辞作为回应,但并未获得公众认可。不少消费者认为,航空、铁路及电影等行业销售的票品同样具有此类特征,相关行业均已出台具体措施或积极支持票品“退改签”,线下演出行业各方应积极参考此类行业经验,在线下演出市场走热的当下妥善解决侵权隐忧。

酒店民宿涨价、研学游侵权

旅行消费纠纷仍然频频上榜

今年,百姓出游需求也得到充分释放,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持续火爆,与此同时,旅游消费纠纷也成为上半年消费舆情榜单上的常客。记者注意到,榜单上“酒店民宿被曝多起毁约侵权纠纷”、“研学游侵权乱象频出”、“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问题”等纠纷均与旅游相关。

特别是“五一”假期前后,多地“一房难订”,酒店民宿“涨价毁约”引发舆论聚焦,诸多消费者反映住宿环节成为其旅程中的糟心体验。“女子2月订房临近‘五一’被取消订单”“民宿‘五一’为涨价谎称因嫖娼被查封”等热点话题中,消费者称其在假期出游过程中,遭遇酒店民宿经营者及预订平台“毁约”等侵权纠纷。

另外,研学游消费中存在的侵权问题也引发关注。“部分研学旅行游而不学”“万元清北研学变成校门口拍照打卡”等事件话题频出。此类事件中,家长期盼孩子通过研学游拓宽视野、提升素养,然而却遭遇了货不对板、流于形式、价格虚高等困扰,一些研学项目甚至被发现存在安全风险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诸多乱象让家长及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

据介绍,此类事件中,一些研学机构宣传时模糊关键信息使得家长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还有一些机构在合同上“埋陷阱”,一旦出事故,就将责任推卸到保险公司、学生个人甚至家长身上,导致一些家长陷入“维权难”境地。

霉变竹筒变身网红竹筒奶茶

要颜值经济,更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领域。今年仍有知名餐饮品牌被曝出食品安全隐患, 例如,“网红餐厅蓝蛙被曝光后厨乱象”、“吉野家吃出蟑螂后检查发现43只”等事件中,知名餐饮品牌被曝光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网民热议,不少消费者直呼“有多少家餐厅经得起调查”。

个别老牌餐饮品牌“人设”塌了,新晋网红产品也出现过危机。今年二季度新晋的网红“竹筒奶茶”也在社交平台引发此起彼伏的讨论。有消费者反馈称,一些商家售卖的“竹筒奶茶”不仅价格贵,口感不及预期,更有甚者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有网民发视频曝光,杭州塘栖景区的一家奶茶店“清洗霉变竹筒准备用来装奶茶”;有媒体曝光,南京夫子庙景区竹筒奶茶店竹筒未经消毒,直接贴标签卖给顾客,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在竞争激烈的新式茶饮市场中,“竹筒奶茶”是商家顺应“颜值经济”等潮流所做的一种营销尝试,其爆红显示出此类产品有贴合消费者喜好的一面。然而,频出的争议又显示出这一产品的内在品质还难以令大众满意。舆论呼吁,商家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践踏食品安全“红线”,有关部门也应持续对此类“网红”产品严格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视频服务“打折扣”充电宝“好借难还”

网络催生新消费,运营、服务还需更规范

互联网的出现重塑了新的消费模式,而这些新型消费方式也往往存在着一些漏洞。

今年年初,不少视频平台的会员用户在社交平台吐槽其糟心的消费体验,包括限制登录设备数、限制投屏清晰度等,其中部分消费者认为视频平台的一些做法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嫌疑,如有自称爱奇艺“7年老粉”的消费者因“单方面变更合同条款,已构成违约”将爱奇艺告上了法庭。还有消费者表示,近年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的会员费不断上涨,但会员的权益却打了折扣,指责视频平台的做法是“胁迫式涨价”,批评视频平台“吃相难看”。

此外,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共享充电宝不合理收费、充电效率低、好借不好还、归还后仍计费、强推虚假广告、超限获取个人信息等问题成了消费者的“槽点”,“充电宝刺客”屡屡登上网络热搜榜,相关消费维权事件吸引舆论关注。如有消费者吐槽称,为了归还“街电”共享充电宝,竟花了100多元油钱开车到原地归还;有消费者称,借了一个“搜电”共享充电宝,按时归还后在第二天凌晨发现仍被扣费,感到“被冤枉了”;有消费者称,在不同地点租用的“怪兽充电”充电宝,少借3小时收费却贵了3倍,质疑充电宝“定价成谜”。

2023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一、线下演出存在“退票难”争议

二、酒店民宿被曝多起毁约侵权纠纷

三、知名餐饮品牌被曝食品安全问题隐患

四、视频平台会员服务“打了折扣”

五、研学游侵权乱象频出

六、家乐福购物卡限制消费

七、航空里程积分清零引发消费者不满

八、共享充电宝被指“好借难还”

九、网红竹筒奶茶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十、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问题

2023年上半年消费侵权隐患风险点:

一是一些商家或平台存在权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与实际需求不符等情况,导致部分保障措施未能发挥实效,或形成新的维权难点,欠缺“诚意”。

二是一些经营者在开展“网红”营销时,多只注重商品包装“外表”、品牌传播“流量”而忽视产品品质保障这一“内在”,沦为被消费者嫌弃的“智商税”。

三是部分行业从业者利用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而打“歪心思”,牺牲服务质量乃至侵害消费者权益以“薅消费者羊毛”,导致争议不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演出退票难、研学游侵权…上半年消费维...
2023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氢能领...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南头古城...
温州市光明医院评价,患有前列腺炎会怎么样
时隔三年,海上再响龙舟鼓
以科技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这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