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作背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苏区中的红色歌谣,是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陕南和川北大巴山区这个特定的环境,它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风起云涌的的斗争生活,又为红色歌谣的产生提供了不尽的源泉,使这里的山歌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有了新的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在陕南、川北的群众中,一方面剔除了山歌中渗入的某些不健康和落后的成分,一方面完美地吸取了新的题材,从而使那些以歌颂党和红军、歌颂翻身解放,积极参加红军,反映军民关系,支援反“围剿”战争。
3、红军走后又产生了怀念党和红军为内容的歌谣,增加了新的思想,焕发了新的艺术生命,使陕南川北地区的民间歌谣,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继承和发展。
4、扩展资料: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插曲和结尾曲,《十送红军》的歌声悠扬悠扬,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5、但直到2001年7月3日,词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才得以恢复。
6、这首歌可以说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但实际上是一首编曲歌曲。
7、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军委决定,由空管文工团编撰《革命历史歌曲表演》。
8、其中包括红军北上长征的告别。
9、作词人编了一首“十送红军”的抒情诗送给朱正本。
10、朱正本被歌词深深打动。
11、他立刻想起江西红军的告别歌。
12、他说:“我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六首歌词的乐谱换成每段不同的声音和曲调,为了寻找真谛而多次变换。
13、当我创作这首歌时,我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其中。
14、在创作歌曲万“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我也流下了眼泪。
15、整个过程相当顺利,总共不到一个小时。
16、”。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